抵抗粗暴“加班文化”,不应一个人在战斗

2019-10-09 11:56:18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作者:段官敬

  加班,更多还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对于普通人而言,在“三倍工资”和定时休闲之间,往往会选择后者。因为钱永远赚不完,但美好时光会一去不复返。诚然,有时的加班的确是从大局出发,“食君之禄,思君之忧”,单位和个人当然得在关键时刻讲究服从。然个人合法权益也应得到尊重与体谅,倘若一味以权压人、粗暴野蛮让人“被加班”,激发的内心不满与权益侵犯,后果就可能是员工将公司“炒鱿鱼”。

  日前,有人在网络发帖吐槽心中的不快,大意说,放假玩得好好的,突然被分管领导找上,说安排“十一”假期值班中的一人临时有事,安排其顶上。然当事人早就外出游玩了、不在家,领导竟然说“公司大于个人”,强烈要求其把行程取消,当事人立马上火、直接回怼“不干了”。

  按照以往的网络发帖事件套路,这样有起因、有人物、有经过、有结局的故事,其实很难断定孰真孰假。不过就事情整个逻辑而言,起码击中了职场不少人的心声软弱处。要知道,在“加班文化”较为盛行的职场,大部分人早已对此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当一个人以“硬核”式的霸气,直接怼领导、撂担子,大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画面感,其本质意义还是与粗暴的“加班文化”作抵抗,很好回应了大部分人“想做却不敢做”的叫好心理。

  要我说,抵抗粗暴“加班文化”固然很好,毕竟权益意识与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个体的觉醒不再对压迫式、命令式的上下级关系俯首帖耳,终究是一种进步与文明表现。但是,动辄打辞职“底牌”、自断后路,似乎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对不少人来说,“大人一天不干活、孩子一天没奶喝”类似柴米油盐与生活的“人”丝丝关联。想来,这也是为何职场明知加班可恨,却无法放下的原因。所以,不管“被加班”就辞职是否为真实案例,都不值得效仿,代价让普通人“玩不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抵抗粗暴“加班文化”只能是“叫好不叫座”,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类似故事就毫无意义了?其实不然,至少它以“第一个敢吃螃蟹人”的角色为职场开了一个窗口,让单位和公司领导紧绷了一根底线的“弦”,也让员工和下属明白了拒接粗暴“加班文化”的适度性,两者都可找到对照点。何况,粗暴“加班文化”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一个劳动者权益的法律问题。无论如何,都不该成为被掩盖的声音,更不该成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战斗”的围观事迹。

  相信,在现实工作中面对于公司有利的加班,不少人还是会积极主动扛起责任,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为公司加班也有自己的一份着想,当然前提是公司能够依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薪水。然面对实在为难的加班,有些人会委曲求全,有些人宁愿经济利益受损也不愿委屈自己。不管哪一种情况、哪一种心态,都不足以解决令人揪心的“被加班”问题,说来说去还是因“一个人在战斗”的力量有限。因而,从个人到公司、再到社会和政府,都应共同行动起来,拿出更好方案和机制,为缺乏人情味的粗暴“加班文化”画个圈圈。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