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一场观念之争

2017-02-20 14:25:21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杨剑兰

在刚刚过去的情人节,单身的你,除了被秀恩爱的情侣,造成了一万点伤害之外,有没有再遭遇父母催婚的致命打击?再往前的那个春节,你有没有因为没对象不敢回家过年怕挨父母数落?再细数之前的那些日子,你有没有时常被父母逼着相亲?如果这些你都经历过,相信一定会发出这样的哀嚎:“苍天啊,大地啊,为啥天下的父母都如此热衷于催婚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攻克父母的催婚戏码,就要先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

催婚缘于人类繁衍的使命感

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小单元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在传统文化看来,一个未嫁娶的成熟个体,是不完整、未完成的存在,是很不稳定的,必须要组成家庭,还要有个孩子,才能被视为一个整体。

    结婚也叫成家,只有子女成了家,父母才算完成自己的抚养任务,把传承繁衍的接力棒交到孩子手里,父母的社会责任才算完成。孩子不结婚不生子,对父母来说就是一个未完成事件。完形心理学认为,人天生有一种追求完整的倾向,未完成事件会导致身心的紧张,产生驱力,驱动人们发出行为去补足它、完成它。基于未完成感的持续驱力,父母通过催婚来完成他们的遗传使命。

    催婚是两代人价值观的较量

由于成长背景不同,两代人之间的婚恋观和生育观有许多不同,父辈会认为单身吃不好过不好、无依无靠,认为不生孩子就是人生不完整。但年轻人却秉持不一样的价值观:单身虽然孤单但也意味着自由;与其随便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不如一个人过;如果不想要孩子,丁克也没有关系,不一定非要遗传基因。相较于父辈们一元化的意识形态,年轻人的价值观更多元化。

 于是,代际冲突产生了。子女的新认知,对父母持守一生的观念产生了冲击,接受不一致的信息会产生心理上的认知失调,威胁到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人们会为了维护自我概念的一致性而做出各种努力:那些因价值观不同而倍感压力的父母,就会通过催婚的方式,来让子女接受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较量。

在催婚的代际冲突上,父母和子女都感到无形的巨大压力。子女越不结婚,父母就越催婚,父母越催婚,子女越抗拒,只要子女一天不婚,这个冲突就一直悬而未决,催婚就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方妥协为止。

催婚父母没有与孩子剪断脐带

“你再不结婚,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明年再没对象,就别回来了!”

“你看谁谁谁,孩子都打酱油了,你都还没结婚,也不觉得丢人!”

这些话好像经常在催婚的父母嘴边挂着。有些父母觉得不结婚生子是件极其羞耻的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将结婚生子视为个人能力的象征:如果一个成人到了适婚年龄,还未嫁娶,说明性竞争优势不足,比如长得不好看、性格有缺陷、脾气不好、挣钱不多、出身不好等等,从进化心理学来说,这是缺乏性吸引力的象征。

另一方面,羞耻来源于社会比较的压力。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结婚生子,自己家的孩子就算再优秀只要没对象没结婚,就会成为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是非恶毒,人言可畏。再跟邻居、同事、朋友一比较,看到别人家的儿女都结婚了,他们会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都抬不起头做人了。

为什么孩子不结婚,会让父母感到羞耻呢?

主要是边界不清的共生关系。共生期的父母,始终把孩子当成他们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于父母存在、有自主思想和情感的个体。在这样的共生关系里,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我不分,所以,父母会把孩子的不好,等同于他们的不好,所以会说“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同样的,处在共生阶段的父母,也会把自己认为的“不好”,比如不结婚生子是羞耻的,投射给孩子,如果孩子不结婚生子,那么就是羞耻的、丢人的。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发展到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他们无法从心理上区分和接受:孩子是孩子,我是我;孩子不好不等于我不好;我认为不好的,孩子不一定觉得不好。

父母喜欢催婚,年轻人不喜欢被催,诉求不同又各有苦楚,相比于僵持不下的对抗,也许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相互倾听相互理解,才是更好的解决之道。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