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普法不得不说的故事

2020-01-19 15:58:41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我和普法的故事,故事很长,但几经提笔,却又不知从哪里写起,且听我娓娓道来。

二十几年前的小乡村,我和邻居小伙伴正在街边玩耍,一阵急促的警笛声打破了小村子的宁静,一辆警车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停在了张二的家门口,几个穿着制服的人下车带走了张二,我挤在人群中,吓得心里砰砰跳,只听的到大人们议论着张二干坏事违法了被抓走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法”这个字,感觉“法”是个很吓人的东西,从此深信大人们说的小孩做了坏事就会被警察抓走。

后来,我上了小学开始接受法制教育,慢慢接触到法律,虽说不清法是什么,但觉得法就像当时我们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一样,必须得遵守,时刻要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后来,上了大学,开始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领会到了中国法律的博大精深,更加明白“法”是调整我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了它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现在,我是一名法律知识的传播者。

记得2013年元旦过后的一天,是我正式上岗工作的日子,我早早的起床把自己打扮了一番,怀着无比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吴林办事处,找了一圈才在别人指引下在大院的西北角找到了吴林司法所。那时的司法所是一座小平房,一进大门,墙上的司法警徽跃入眼帘,显得熠熠生辉,旁边“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几个大字,让人感觉严肃而庄重。这就是我们的办公场所,面积不大,但也五脏俱全,整体隔离分成了几个小科室。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是在翻阅档案资料熟悉工作内容,也第一次接触到了基层普法工作。法治宣传与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一样,是司法所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通过翻阅历年工作档案材料,我觉得像社区矫正这样的工作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能找到其中的工作规律,也比较好适应。但是普法工作,我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方法和规律,当时就想普法工作应该很简单,就是宣传法律知识呗!

过了没多久,我就接到一项关于普法宣传的活。当时所里正在筹备乱沟居法治文化广场建设,需要大量的法治宣传版面资料,所长把这一项任务交给我完成。我心想,这不简单,就从网上、书上找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很快就完成了工作。当我拿给所长看时,所长皱着眉头说:“法律知识找的很多,但是针对性不强,我们是基层普法,面对的是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普及的是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能让他们感兴趣的法律知识,这样普法效果会好很多”。最后,在所长指导下,我把普法内容划分成了几大板块,普法歌谣、普法漫画、实用案例、农村法律知识问答、法律条文解读……。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去参观建设完工的法治文化广场那一刻:夕阳下,孩童们在广场上嬉戏打闹,大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唠家常,旁边就是我们的法治宣传版面,有些居民在那里驻足观看我们的普法内容。那一刻,法治宣传与居民的生活那么融洽,那么和谐,我觉得好美!

在从法治文化广场回来的路上,所长告诉我:“普法工作看似简单,但做好基层的普法工作,需要我们既当编辑又当老师,是很辛苦的。”

“既当编辑又当老师”,我不断的琢磨着这句话。是啊,如果把吴林辖区看作一所大学校,我们负责普法宣传工作的工作人员就是辖区居民的老师,辖区居民就是我们的学生。这可与一般的学校不一样,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他们是农民、工人、学生等,他们年龄不等、学历不等,如何向这些学生群体传授法律知识,并让他们遵法守法,还会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普法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去照搬,只能根据我们辖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去开展工作,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把普法工作做好。

当时刚参加工作的我,被街道派去包居,负责一个村居的大小事务的联络、督促、组织落实等,当然还要完成所里的工作,每天都非常的忙碌。由于对村居不熟,再加上街道安排的工作很多,几乎每天我都会骑着电动车去自己负责的村里转一圈,每次去我都会随身携带着一些法治宣传资料,碰到村里的百姓,我就会发给他们看看,时间长了,与居民熟悉了,他们有什么法律问题也都乐意找我聊聊。“三夏”防火时,村民们在地里忙着收割小麦、种玉米,我们就会来到田间地头宣传法律。在烈日的炙烤下,我皮肤通红,汗流浃背,真的,当时感觉好辛苦,但看到田间劳作的村民们停下手中的活、擦把汗,认真听我们的解说,小心收好宣传资料时,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心里也会充满喜悦,仿佛感受到了夏日的丝丝清凉。

夏日的炎热很快被一场法治文艺汇演给冲淡了。当时我们打算在村里举办一场消夏之夜——法治文艺汇演活动,邀请乱沟居庄户剧团进行演出。我们忙着做策划、做宣传,当时看了节目名单,对法治文艺晚会充满了期待,真想看看枯燥的法律知识怎么演绎成受人欢迎的娱乐节目。记得那天晚会现场,灯光闪烁,周边居民早早的来到法治大舞台前等候,庄户剧团的成员都是周边的百姓,节目也是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自编、自导、自演创作编排的法制节目,虽然表演没有专业演员那么精湛到位,但是法律知识在他们的演绎下变得诙谐幽默、感染力强,受到了群众的喜爱,赢得群众阵阵掌声。

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说法律知识,群众容易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法治文艺演出普法真的是一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的有效方法!但是,所长告诉我,像法治文艺汇演、建设法治文化广场这些普法举措确实普法效果好,很受群众欢迎,但是因为我们的辖区面积大,资源、人力也很有限,只能是以点带面的开展演出普法,我们更多的工作是做好普法基础工作,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合力才能全面做好普法工作。那么什么才是普法基础工作呢?所长说:“等你工作时间长了就会知道了。”

是的,所长说的没错,工作几年之后,我已经对普法基础工作烂熟于心。我们的普法工作要做到有组织、有规划、有落实、有总结。平时要积极推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由于普法人力有限,我们在各居设立司法行政工作室主任,他们负责普法宣传等职责,每月25日组织培训学习,传授法律知识和普法技巧,将他们培养成各居普法骨干。在机关,我们确定学法日,建立学法笔记制度,学法考试制度。在学校,建立完善了法制副校长制度,七所中小学校全部配齐了法制副校长,把法制教育寓于学科教育之中,实现了法制教育计划、内容、课时、师资“四落实”。在村居,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大舞台、普法一条街、法治宣传栏、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等建设。当然,平时我们也不会闲着,我们会适时开展一系列的“法治基层行”、“法律服务月”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这样,普法工作打好基础,普法工作做起来才会游刃有余,普法工作也会更渗透、覆盖面会更广。

普法虽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基层司法行政的各项工作都与法交织在一起,难舍难分。像很多民间纠纷,往往都是当事人法制观念不强,不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产生的。所以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不管当事人愿意不愿意我们都会给当事人上一堂法制课,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记得在调解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时,双方互不相让,破口大骂,一方当事人还喊来几个亲戚来助威,周边围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我们没有急着去调解,而是让他们安静下来,给他们讲了一堂法制课,从邻里关系、社会道德讲到不理性的行为直至违法犯罪,当事人越听越安静,听到最后,气也消了,纠纷也顺利的化解了。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一些社区服刑人员都是不懂法,一时冲动造成了违法犯罪的后果,所以社区服刑人员成为了我们特殊的普法对象。在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中,我们着重加强法治教育,每月定期开展集中法治教育,同时建立了学法笔记制度,一报到一学习,他们有时候开玩笑说:“来到司法所报到后,字也练好了,也快成法律专家了!”

时光荏苒,六年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普法从未停歇。六年里,我见证了吴林普法工作的变迁,它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微信、公众号等普法新媒体登上普法舞台,构筑了 “微时代”普法新格局;法治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打造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成为了“美丽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建立完善了“街道——村居”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通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村里的百姓有了自己的法律顾问,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专业的法律服务……六年里,我们搬进了新的办公楼,我也看到了群众的变化,居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在提高,居民遇到问题也开始习惯先找法律问一问。同时,我要感谢这六年的时光,让我慢慢退去青涩与稚嫩,变得成熟与坚定,让我在辛勤付出的汗水中,体会到了为群众服务的快乐,看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现在的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普法,面临新的挑战。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它的长期性、重复性、艰巨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基层法律的宣传者,我定会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砥砺前行,百分努力!

 

(作者:枣庄市峄城区吴林司法所 李文秀)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