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战舰艇将走向何方?

2018-10-10 20:43:23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风云

军迷朋友们,本期我们来聊一聊国外两栖战舰艇的未来发展情况。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国外两栖战舰艇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在“垂直包围”“立体登陆”“均衡装载”“超视距登陆”“舰到目标机动”等两栖作战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发展了硫磺岛级、塔拉瓦级、黄蜂级和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功能日臻完善,综合作战能力逐级提升。其他国家由于战略需求不同,技术储备和经济实力差异,研制建造了吨位相差悬殊、功能各有侧重的多型两栖攻击舰。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开始执行多样化作战,由于两栖战舰艇适用于多种作战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平时和战时都可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各国对两栖战舰艇的需求日益强烈。

  

  两栖战舰的主要用途是为运送海军陆战队的等部队和装备,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援。美国海军陆战队1996年提出“由海向陆机动作战”概念,对美国两栖战舰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实施超视距攻击作战、加强的空中投送能力等成为发展重点。进21世纪以来,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大型化与多用途化的显著趋势,立体投送与综合性能不断提高,指挥控制功能进一步完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那么,未来的两栖战舰艇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呢?我认为:

  一是大型化、多用途化。近年来,国外主要海军国家发展的两栖攻击舰的排水量普遍超过了2万吨。未来随着任务的多样化,两栖战舰艇将进一步大型化,以提升装载能力,同时扩大居住与医疗设施的空间,以提升舰员和登陆部队的居住性,并且满足反恐撤侨、维和救灾及人道主义援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要求。

  

  二是“均衡装载”向“能力均衡”转变。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两栖战舰的发展思路已由过去的“均衡装载”演进为强调“能力均衡”。“均衡装载”仅从作战的角度强调要合理布局各类装备的搭载空间,成建制地运载作战力量。“能力均衡”是为了满足作战行动多样化的需求,强调两栖攻击舰要具备多种能力,即要能够独立部署,又要在两栖戒备大队中担任指挥舰,同时还要在两栖特混编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任务能力方面,进一步优化装载能力与空中作战能力的配置,更高效地实施空中打击和作战支援,同时提升兵力投送的速度,满足作战行动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先进高速登陆艇、大型气垫船、重型舰载直升机、MV-22倾转旋翼机和F-35B战斗机等装备的服役,综合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三是执行多样化任务,任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未来,两栖战舰艇不但要提升支援两栖作战的传统能力,还有承担机动海上基地、支援特种作战等任务,以及大量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现在美国海军的两栖战舰艇已开始增加建制水雷战装备,具备一定的的扫雷能力。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强信息作战、情报战等的能力,装备无人潜航器提高水下监控能力。另外,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在计划集成陆军多管火箭炮,提升火力打击能力。

  四是随着任务的拓展将不断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未来,美国海军还可能为两栖战舰艇增加攻击能力,具备防区外对敌舰船和岸上目标实施超视距打击的能力。现在的两栖战舰艇只装备近程防御武器,战时对岸火力压制只能依靠航母舰载机、装备远程打击武器的水面战斗舰艇和攻击型核潜艇,而水面战斗舰艇的大多是装载“标准”2、“标准”6、“改进型海麻雀”等舰空导弹,远程对海打击能力不能满足未来作战的需求。美国海军在落实“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过程中,提出为两栖战舰艇加装垂直发射装置、防空反导雷达和“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等装备,具备使用“远程反舰导弹”的能力,同时利用“改进型海麻雀”拓展防空能力。

  

  两栖战舰艇通过与“海军一体化防空火控”系统联网,共享由F-35战斗机、E-2D预警机、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等平台获取的目标数据。在不执行兵力投送任务时,还可与航母打击大队并肩作战,从防区外或从侧翼“跨域”集中精确打击火力,对敌舰艇或陆地目标实施攻击。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