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梯队的集体焦虑 京东“金融”梦碎

2018-10-17 16:58:20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第二梯队的集体焦虑 京东“金融”梦碎_金融_电商报

  京东金融这艘大船也要无奈调头。

  “金融只是试验田,成功之后自然都会开放出去。”这句话前后被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高管都用来对外宣称过。

  只不过京东金融更进一步,直接把品牌名改成了京东数科,所有对外传播通道都已经更名,集团品牌层面的变更也正在筹划当中。

  从“金融”到“数科”,主语的转变意味着定位的变迁,其实这样的转变早已发生,曾经红火的“互联网金融”早已在创投领域偃旗息鼓,现在大家都称自己为“金融科技”。

  而品牌更名京东金融也并非首例,从“趣分期”到“趣店”、从“分期乐”到“乐信”、从“百度金融”到“度小满”、从“蚂蚁金融云”到“蚂蚁金融科技”,互金企业都在试图剥离曾经赖以起家的主业标签,向着“科技”、“赋能”、“开放”、“服务”狂奔而去。

  但问题是,创业易守业难,放弃曾经的高利润金融业务,捡起“脏、累、苦”的服务业务,就算心理上能过得去这道坎儿,身体上却不一定做得到。

  单论做“金融服务”业务所需要的大数据能力,业内恐怕就没几家有足够的家底。

京东金融“无奈调头”

  从“京东金融”到“京东数字科技”(简称京东数科),概念维度上要比蚂蚁金服的TechFin覆盖范围更大一些,已经不再局限于“金融”,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数字科技”相关领域。

  与大部分互金创业公司先以金融业务起家,再提升科技能力的发展路径不同,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都是借助母公司电商平台的用户与科技能力起家,逐步把业务延伸到金融领域的。

  蚂蚁金服的起点是为用户提供担保支付服务的支付宝,京东金融的起点则是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京保贝。

  就像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说,金融本质就是经营风险,而数字科技能力天然就是为风险定价的利器,因此曾几何时,传统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入侵,闻风丧胆,几度担心自己被拍死在沙滩上。

  马云甚至放言:金融机构不改变,我们就逼着他们做出改变。

  有赖于此,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四处出击,几乎覆盖了互金各个细分领域,金融一度成为了巨头新创的又一变现利器。

  而且,巨头的金融业务不仅营收亮眼、利润丰厚,而且鲜有恶性风控事件出现,与互联创业领域的乱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渐渐的,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几乎成为了互金房间里的大象,众人假装看不到。

  但无奈受行业所累,金融严监管不期而至,巨头们开始在各个细分市场遭遇玻璃天花板。

  蚂蚁金服作为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的行业龙头,最先感受到政策压力:信贷业务被强制去杠杆,理财业务被纷纷限额、征信业务直接被禁止、核心支付业务直接被招安……

  无奈之下,蚂蚁金服不得不转型,祭出“开放”大招,把各个高毛利的金融业务一一开放给第三方传统金融机构,盈利的大旗交接给“技术输出”服务。

  虽然有数据显示,2017年金融业务只为蚂蚁金服贡献了3成营收,但有人测算,借呗和花呗2017年保守估计为蚂蚁金服创造了80亿元的净利润,占其总利润(131.89亿元)的六成。

  放弃现金流“金融”业务,拥抱还未验证的“科技”服务,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一样,虽然脸上自信而坚定,但内心哪个不是压力山大。

  但京东金融敢于更名的底气在于,背靠京东4亿+庞大用户群让其拥有的73亿+ID映射关系、2亿+用户画像、3万+模型变量、日增200TB+的数据,这样的大数据家底是一般互金创业公司完全不具备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巨头敢于说“金融是表象、科技是实质”,敢于大船掉头。

第二梯队的集体焦虑

  作为草根起步的互金创业代表企业,趣店这一年以来的转型之路就没有那么顺遂了。

  自去年10月份上市至今,一年的时间,比着上市之初最高110亿美元的市值,当前14亿美元的市值几乎跌掉了90%,与年初趣店CEO罗敏提出的千亿美元市值梦背道而驰。

  去年趣店上市时,在招股书中提到“我们的大多数活跃借款人都通过支付宝消费者界面招揽,这为我们的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我们还与蚂蚁金服经营的信用评估服务供应商芝麻信用合作,这提升了我们的信用分析能力。”

  因此可以说,趣店在流量获取和风控科技能力上都有赖于蚂蚁金服。在引入蚂蚁金服成为其战略股东后,趣店2016年才第一次实现利润5.77亿元,而此前一年则为亏损2.33亿元。

  但反过来一旦蚂蚁金服提出与趣店不再续约,将预示着趣店不仅在获客能力上将大打折扣,其在风控方面的运营成本也将随之增高,可谓“增本降效”。

  也正是在这个不利消息的作用下,趣店最近两个月再次进入了股价大幅下行的通道,被一致唱衰。

  而趣店提出的转型方案,无论是科技输出,还是另辟的汽车租赁业务,都没能挽回市场的信心。本质上是因为市场认为,一个草根起家的互金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大数据家底和足够活跃的用户基础。

  如何没有这两项核心资源,在即将扎堆进入的“科技服务”战场,又怎么与巨头博弈。

  命运多舛的互金企业不仅趣店一家,最近两年赴美上市的互金企业股价破发的不在少数,腰斩的也不只一家。

  金融“不好干”,科技“干不好”,第二梯队往后的互金企业纷纷陷入深深的焦虑。敢问路在何方?不一定在脚下。

没了“金刚钻”的互金企业

  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实现完整过渡后,未来不会再有巨头与创业公司之分,而会变成“有数据”的公司与“没数据”的公司之别。

  曾经依靠巨头,没有资产挖掘能力与风控科技自主性的互金企业,面对的将不是活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得下去的问题。

  从C端用户手里赚钱,转变到从B端企业手里赚钱,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能干好这伺候人的活儿。

  反观此时入场收割胜利果实的传统金融机构,当年互金之所以能乘风而起,就是切中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边缘市场。如今传统金融机构入局,最需要的就是边缘市场的资产开发能力与科技风控能力。

  对于技术服务市场而言,有大数据积累的巨头才有入场的门票,没有技术积累的互金创业企业注定难分一杯羹。因此这个市场,恐怕会演变成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

  而资产开发的助贷市场,仍然是一个可供多方共存的领地,只要此前的企业在资产开发上确实有所积累,进可以维持自身的金融业务,退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引入政策鼓励的资金方。

  最惨的恐怕莫过于醉心资金运营的互金企业,在政策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入场的大背景下,无异于虎口夺食,从规模到资金成本都不占优,极有可能被挤出市场。

  互金企业转型在即,但政策与市场的逻辑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转型可选择的腾挪空间已经被清晰划定了边界,夹缝求生必定要经历行业大淘汰。

  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互作用,互金正在加速生死淘汰,而品牌纷纷更名只是一个开始。

  来源:不凡商业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