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王宁的“快与慢”

2018-10-18 15:50:03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作为互联网后起之秀,王宁身上有着不可思议的“矛盾”。

90后创业者王宁的“快与慢”_人物_电商报

  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王宁一边学习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起义方针,打造“埋雷计划”,一边创造一年融资5次的辉煌记录;当Keep用户数过亿迈入亿级移动互联网俱乐部梯队,终于有“故事”可讲时,王宁却直言“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可讲”;当外界纷纷以智能手环这类试错成本相对低廉的产品作为切入点时,他一上来却要做“庞大”的跑步机。

  这种既有冒险主义的激进,又时时透露着谨小慎微的“保守”的矛盾性情,很难想象,竟然如此协调地糅合在一个90后创业者身上。

  王宁长着一张娃娃脸,日常装扮不是黑色T恤就是灰色卫衣套牛仔裤,再配上一副黑框眼镜,外表上给人的感觉,活脱脱就是在校大学生的模样。

  但其实他已经在创业路上狂奔四年,Keep如今已是一家拥有上亿用户、融资过亿的互联网企业。

  肩上扛着上百人的“前途”,王宁深知这次创业不是小打小闹,活在血雨飘摇里,他说“心有戚戚焉”,而最担心的是自己身上“90后创业者”这个标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坦言担心自己太年轻,能力不够,跟不上公司的成长,害怕自己成为公司的天花板。于是,便有了谨小慎微“保守”的一面。

  王宁出生于1990年,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身上有着“另类”的特质。学生时代,尽管成绩不错,但也不是传统的好学生,老师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安排他坐在坐在讲台两侧,自由发挥,“我一直是左右护法的身份”,他自嘲道。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得以明目张胆地避开老师视线从而读报纸打发时间,每天上午一份报纸,下午一份报纸,乐此不疲。乃至于后来,他的高中同学每天下地铁都会帮他拿一份免费报纸。

  他读报的方式很特别,“就是报纸的每一个中缝,贴在报纸上的广告,甚至是报纸下面那个杂志社的一些批注、修改等等,报纸的每一个角落,我都会全部看完。”他笑言。

90后创业者王宁的“快与慢”_人物_电商报

  这种读报方式的好处是,他目睹了整个互联网PC时代到移动互联时代的迁移,那是2007年到2010年,在互联网这个大浪潮下的助推下,王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计算机专业。“那个时候自己特别急,感觉没有办法可以赶上这波浪潮。”他说。

  火急寥寥赶上互联网这趟列车的王宁,为了追赶前辈们的步伐,在大学里开启了“搭火箭”模式。除了上课,只要是实习机会他来者不拒,“什么事我都干,你让我干嘛都可以,你只要让我能进来,让我工作起来。人力、财务、行政、运营、产品、测试,我全都搞。”猿题库就是实习公司之一。

  在实习与上课之间,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如何分配两者的时间。大学的课程跟初高中不一样,变动性很大,王宁几乎每天都要不断在学校教务系统里刷新课表,以便安排课外的实习,最难以忍受的是,必须坐在电脑前才能操作。

  在与宿舍同学吐槽过程中,他发现刷新课表需求非常高,不愿坐以待毙的王宁,此时开始琢磨着能不能做一个随时随地可刷新的课程表APP。没有多想,他拉上几个同学就开干,一手一脚搭建起一个类似把教务系统打通的应用产品——超级课表。

90后创业者王宁的“快与慢”_人物_电商报

  这次demo(演示)性的创业,对他后来创办Keep的帮助非常大。

  Keep是王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也是无心插柳的成果。大学里流传一句戏言“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王宁也没能免俗,于是以减肥“疗伤”,开始在网上搜集各种健身资料,以身示范,正如亦舒师太所言,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果不其然,仅仅七八个月的时间,他从180斤瘦到130斤,成效感人。

  一个行走的招牌,自然容易成为众人追捧的“顾问”。那段时间,不时有好友前来请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喜上眉梢的王宁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在网上搜索到并且尝试过的素材链接发给他们。

  一堆堆链接砸过来,朋友不禁纳闷,这么多链接,先练哪个?怎么练?诸如此类的问题回答多了,做一款移动健身应用APP的念头,在王宁脑海里呼之欲出,同时他认为健身市场会是一个风口。

  2014年夏天,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一个咖啡馆中,Keep 的第一张原型图诞生。随后带着泽厚资本给的300万元天使投资,王宁拉上旧同学和猿题库实习期间认识的同事,组成一支四人团队,借住在朋友朝外SOHO一间没有阳光的会议室里,开始写代码。除了他之外,其他三位都是产品和技术。

  3个月后,Keep正式上线,当天王宁在微信朋友圈里贴上了创业愿景:让100%的人都能像10%的健身达人一样高质量的健身。

  棋盘已摆开,Keep前面横亘着大姨吗、美柚和小米运动三座万丈高山,没有山头可依靠的王宁,唯有撸起袖子席地而坐“见招拆招”。

  王宁使出的第一招是“埋雷计划”,即是先去付出一些东西,再慢慢去收获一些东西。成本有限,与财大气粗的对手死磕,一点好处也捞不着,于是他另辟蹊径,扎堆微博、QQ、微信群、豆瓣小组等运动爱好者、减肥者的聚集地,创造分发优质垂直内容,以此获取用户。

  此外,再使出“蹭流量”的招数,当陈意涵靠《花儿与少年》再度走红时,Keep微信写了一篇关于陈意涵的文章;《我是证人》上映之前,主演朱亚文在《快乐大本营》上推荐Keep,带来上百万的用户。

  虽然在获取用户上选择了“慢工出细活”,但融资方面王宁一点也不含糊,而且速度惊人。

  在创业之初顺利拿到一笔300万的天使投资后,王宁相继完成了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和3200万美元等多轮融资。对此,王宁坦言,“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五轮融资,其实蛮难的。天使轮的时候每天坐着公交车去沟通,投资人看中的正是我们身上的毅力和坚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8月的C+轮融资中,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的名字赫然在列,“腾讯投资在产品和资源上的支持对Keep的意义比金钱本身大。”王宁说。

  此番“牵手”,意味着在BAT的江湖势力图谱中,Keep不再遗世独立,而是择队而站,且是在社交上的流量之王腾讯。

  多轮融资一气呵成后,向来“抠门”到连买一台电脑都要货比三家的王宁一改常态,竟然砸出上千万人民币,做品牌广告。对这次“异常”举动,王宁的解释是“毕竟也融了这么多了,总不能让钱躺在掌上发霉吧,再说了,创业快两年了,一直都在提紧裤子战斗,总要给我一次花钱的机会。”

  此后,王宁前进的步伐开始加快,先是宣布切入跑步机等智能硬件,推出电商板块,随后落地线下运动空间Keepland,Keep慢慢由单一工具变成集健身、社交、饮食、跑步、骑行、电商于一身的综合性运动应用。

  一路战战兢兢走过来,好在控制节奏的绳索在自己手里,王宁把Keep的创业经历归结为“运气”,“很多东西就是运气,歪打正着。”而他自己始终是一个“草根创业者”。

  来源:电商报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