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属地管理”当“筐”

2019-06-21 09:04:26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作者:段官敬

  “属地管理”本是一本好经,可以强化条块责任,确保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把上级任务和精神落实好、贯彻好。但现实工作中,不乏少数职能部门念歪了“属地管理”经,甚至以此作为“筐”和“万金油”,其目的在于将自身责任“压力甩锅”、把基层当“接盘侠”,此种行径引起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强烈反感。

  譬如,有的以“文山会海”敲打基层,只要上级启动一项工作、或下达新精神,“不管三七二十一”,打着“属地管理”的旗号,第一时间发文开会、甚至层层传达,意在将责任压给乡村基层;有的用“签责任状”套牢基层,国土规划、农民建房、环境卫生、信访维稳等,动辄要求乡村签责任状、基层“一把手”表态,实则想当“甩手掌柜”、卸掉“责任田”、“躺着摘桃子”;有的拿“检查考核”吓唬基层,以“属地管理”的名义,把各种督查检查考核“泼向”基层,多重考核有之、层层检查有之、“查了又查”者有之,试图倒逼基层快马加鞭完成任务。

  职能部门顾名思义就是履职尽责、发挥功能的部门,按理本该对自身职责肩负好、挑好担,基层有时只能作为条块责任的配合角色、起到协调助攻作用。何况“条块之外,还有条线”,尤其对一些派出机构、条线管理的企事业单位,乡村基层根本没有管理权限、缺乏法律依据,诸如文教站、税务分局、卫生院等。若涉及此类职能部门的工作,强加给“属地管理”落实无疑是“强人所难”。简而言之,“属地管理”好比一根纬线,而“条线管理”犹如一根经线。

  因此,要找到职能部门和乡村基层的交汇点,明确彼此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做到权责厘清、责任明晰,才能强化“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权责对待意识。恰恰相反,一些职能部门明明有权利管理条线下的相关机构,也明明是自身理应竭尽全力发挥带头作用的任务工作,却拿“属地管理”当“筐”,本该是责任主体方,经过各种“套路”和“招数”,反而成为了监督检查方。如此本末倒置,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乡村基层单打独斗,自身“置身事外”,怎能算是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好作风?怎能不让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心寒?

  属地管理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说来说去,个别职能部门爱拿“属地管理”说事,无非就是不想干事、不愿办事,归根结底就是“软骨病”、“厌事症”。打破属地管理这个“筐”,关键还须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要拿出担当的勇气、扛事的毅力,站好自身“主角”位置,该登台唱“主角”的当仁不让,能唱“独角戏”的别麻烦基层;需要基层“配角”上场的,就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服务员”,摒弃“官老爷”思想和“推等要”意识,自己带头耕好“责任田”,基层广大干群才能卸下心理包袱、积极打好“配合赛”,如此捆绑一起、双手发力,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是推动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正确开启模式。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