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书记忙干事 群众致富有奔头 ——花园乡致富带头人王广清

2019-06-26 08:54:26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汉子,朴实、勤劳,对农村这片天地爱得深沉;他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忠诚、正直,对党的事业爱得深沉;他是一名干了14年的老书记,坦荡、务实,对村里的群众爱得深沉。他14年如一日的用真心、真情为百姓服务,在每一块田间地头烙印下沉稳的足迹。如今花甲之年,带领乡亲致富,走出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他就是花园乡秦庄社区北涝沟党支部书记王广清。

  北涝沟村于临沂市郯城县花园乡南部,也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虽然村内耕地面积多,但是由于只是种植普通的小麦和水稻,收入甚微,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村里的老百姓就靠种点简单的农作物维持生计,一直以来没有像样的产业。

“涝沟三汪” 生态种植俏市场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原籍北涝沟村后官至左都御史的著名忠臣张景华(人称“张都堂”),退休回乡兴修水利、开挖白马河,使当地千顷涝洼地变为万亩良田。张都堂力倡家乡父老种植水稻,其中北涝沟村种植的香糯米最为出名,并在他的推荐下成为明朝皇室的御用糯米。北涝沟村东临浪清湖边,西靠白马河,地势低洼、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此,王广清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注册“涝沟三汪”商标品牌。如今在北涝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广清的带领下,成立了郯城清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有机香糯米优质品种,发展糯米种植基地2万多亩。为种出健康环保的水稻,王广清可没少下功夫,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按照食品安全最高级别的要求进行耕种,采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养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绝不使用化学肥料,有效提高了稻谷的环保绿色无公害水平。去年,“涝沟三汪”品牌投入市场,虽然稻米的价格比普通的要高,但是因为大米香味浓、有机绿色,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稻米销售到青岛、济南等地,还与临沂朱老大餐饮有限公司和临沂粥店等商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稻田养虾生态养殖促增收

  眼下正是稻田插秧好时节,在花园乡北涝沟村上百亩“三汪糯米”种植基地,刚插不久的稻秧苗开始泛起绿色;稻田周边的“回”型水沟内,许多生态大龙虾正在探头探脑,爬出水面,陆续走上了百姓的餐桌。当地农民一边在水田里忙碌劳作,一边享受着大龙虾上市带给他们的喜悦。

  如何使稻田发挥更大的作用,王广清带领村内稻米种植大户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最终确定稻田养虾这一增收渠道。一年多的时间,稻田养虾取得了大丰收,“这是今年初放的虾苗,现在单只重量足有1两多。目前已经卖两茬了,最贵时候价格能卖到每斤24元,粗略算下每亩稻田能产虾300斤,每亩平均收入比纯稻田多达3000元”当地“虾稻共作”种养大户张仲路高兴地向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农民的腰包鼓了,可是中间的曲折,只有王广清自己知道。项目开始初期,很多农户并不支持,为此他一家一户的做工作,白天不在家的晚上去,从早上5点到夜里10点,有的农户家里去了10多次。做通了农户的工作,虾苗也进入稻田,可是,农户因为不了解技术,三伏天很多虾苗慢慢死了。农户发牢骚的、埋怨的,有的找上门要求王书记给他们赔偿损失。为此在党委的配合下,王广清多方联系,并成功举办了花园乡第一期稻田养虾专题培训班,通过到田间地头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教学,给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如今,在北涝沟稻田养虾面积已有100余亩,虽然还在发展初期,但是项目前景广阔,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自去年以来,王广清带领群众大力推广“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殖模式,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有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北涝沟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王春峰 盖云霞)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